浙江外国语学院赴
杭州“青”春环游记小分队
团队介绍
实践地点
杭州奥体中心
杭州西溪湿地
指导教师
教育学院李亦唯
教育学院高 原
实践队员
王奕爽18小教2班
林晨涵18小教2班
王怡宁18小教2班
曹亚琼18小教3班
邵逸楠18小教4班
蒋楷琪18小教4班
吴子希19小教1班
钱 颀 19小教1班
吴亚男19小教1班
施智礼19小教1班
郎语璐19小教2班
实践经历
作为杭州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的主办场馆,杭州奥体博览城一直备受瞩目,主体育场独特的莲花造型和如同蛰伏在钱塘江南岸的巨型翅膀游泳馆等独特的设计都让人耳目一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奥体设计理念,探索其独特发展优势,以及考察调研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前不久小分队对奥体中心和西溪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下是小分队的考察内容和结论。

8日小分队成员前往杭州奥体中心,得知奥体的场馆设计运用了许多现代科技,并且与杭州一脉相承的文化紧密融合,体现了独具特色的现代美感。
奥体的造型设计取意于杭州西湖的本土睡莲,其外形构造既展现了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又凸显了钱塘江水的动态,这样的设计理念深深植根于杭州千百年来的发展传统和江南文化,看到这样的设计小分队成员不禁感叹中国匠人巧夺天工的设计以及所蕴含的大国风度。

成员与工作人员、游客交流

成员在接待处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此地并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在“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号召下,小分队于16日前往西溪湿地收集宝贵的发展经验。

从弯弯曲曲的西溪源头,到提供了优质水源保障的钱塘饮水工程,再到蛛网密布、河流纵横的西溪水系,甚至是不同功能的河埠头和码头,成员们发现如今大多河埠头都作为游客游船登船点,对原本湿地的保护更应该加强注意,成员们更加不敢忘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意义。

成员探讨西溪湿地保护情况
奥体、西溪湿地能成为杭州地标性建筑,其理念功不可没,杭州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积极借鉴有利因素,既要不忘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把握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融入现代科技,同时不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过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成员们对奥体中心和西溪湿地的情况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成员们会在以往社会实践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希望团队能通过此次实践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杭州及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片| 实践团队
文案| 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