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赴
衢州龙游小分队
团队介绍
实践地点
浙江省衢州市
龙游县社里村
指导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春兰
实践队员
邵文睿18小教1班
邱贝宁18小教1班
涂春美18小教3班
王诗雯18小教3班
目的及意义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浙江省一直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前进,发展乡村经济。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时,更是再次提出殷切期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7月8日,为学习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乡村振兴的实施方式及政策支持,小队来到浙江省龙游县社里村进行实地考察。

村牌楼
社里村基本情况
社里村是衢州市重点少数民族村,以及革命老区,距县城30公里。目前村里共有840人,其中,畲族人口270人,党员26人。社里村是沐尘畲族乡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居民在2011年开始下山搬迁,集中聚居。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断后,社里村突破了“在山,吃山”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业,在2016年成为了3A级景区,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实践经历
7月8日早晨,小队成员前往社里村村委会,村书记向成员们介绍了当地的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的方式并进行了答疑解惑。村内工作人员带领小队去村里参观,走一走社里村的旅游路,实际了解社里村的村情村貌。书记还为每一位成员送上了一本《沐尘畲族乡志》,以便小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里村。

村书记介绍情况
“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里村四面环山,地处浙西大竹海,竹林资源丰富。之前,社里村的发展方式是卖竹子,但是由于利润低,且破坏环境,遂放弃。
后来,社里村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转变了发展方式,由“卖竹子”转向“卖风景”。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 65% 以上,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同时,社里村还种植了梯田花海,适合吸引游人,发展旅游业。
除此之外,社里村还有个特色产业——会员制有机农作物种植。会员定制有机农作物后,在“锄禾农场”进行无农药种植,成熟后用冷藏车直接运送到顾客家中。种植过程中,顾客可以实时观察到作物的生长情况。

参观特色农产业
“浙”里的风情很特别
社里村将生态与畲族风情相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业。除了“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和“畲家十四碗”外,村里还有民俗文化陈列馆、仿古大戏台、文化墙等特色建筑,其中,畲族文化广场是社里村自己设计的,上面有四根畲族姓氏柱,刻着“蓝、盘、钟、雷”四个姓氏,饰有龙凤图腾,代表着畲汉团结。
凭借革命老区的背景,社里村成为了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并设置了“重走红军路”“军旅夏令营”等特色项目,为游客提供特色的亲子旅游。

仿古大戏台合影
“浙”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为了让游客更加深刻地体会畲家风情,社里村推广乡村民宿,尽可能完善了内部设施,有大型会议室,卡拉OK等,帮助游客放松。这也让社里村村民可以通过发展民宿,在自家家门口赚钱。

参观特色民俗
心得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小分队成员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完成了实践任务,同时,成员们也感受到了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下,新农村的繁荣景象。社里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也为其他少数民族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了范例。
文案| 实践团队
图片| 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