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十三) | 明珠不藏,发展有方——走近珍珠之都山下湖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9日 17:21:04 | 访问量:

浙江外国语学院赴

绍兴市诸暨小分队

团队介绍

实践地点

浙江省绍兴市

诸暨市山下湖镇

指导教师

教育学院杜颖

教育学院高原

实践队员

沈俊涛18小教1班

孙璐嘉18小教1班

陶人阳18小教1班

徐熠男18小教3班

冯垚澜19小教3班

张煜悦19小教4班

杨晶轲19小教4班

实践经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了解家乡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研究特色产业的发展升级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了解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7月20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赴绍兴市诸暨实地调研小分队队员深入珍珠之乡——山下湖镇观摩学习。

自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以来,山下湖始终聚焦“珍珠”特色产业,高标准对照“五美”要求,统筹结合珍珠小镇建设项目,牢牢把握发展支撑点,着力打造靓丽的“商贸特色型”美丽城镇。

诸暨山下湖镇的珍珠产业自1972年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从上世纪70年代珠农们将养殖的珍珠卖给制药厂到珍珠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珍珠品质逐渐提高;90年代,诸暨政府出资修建珠宝城,珍珠饰品、珍珠加工品等第二产业开始发展,增加了珍珠产品的附加价值。2011年微信推出之后,部分敏锐的珠农开始运用微信销售,成为了第一代微商。2016年末新珍珠人以弘扬珍珠文化为目标,开创了珍珠护肤系列产品,打造了如“珍珠面霜”“珍珠面膜”等护肤品,并进驻多家电商平台,以珍珠为原材料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一、了解上游养殖,原料追本溯源

调研小队实地参观了诸暨市山下湖镇的西施珍珠养殖基地并采访了西施珍珠养殖基地负责人詹先生。了解了珍珠的养殖方式、养殖时间、养殖规模、珠蚌的生长周期、销售渠道、销售对象、不同珍珠的售价以及珠蚌的作用。

小分队在西施珍珠养殖基地负责人

詹先生的带领下前往养殖基地

小分队还特地乘船参观了养殖基地,近距离地观察了珠蚌养殖。在詹先生的介绍下,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和百姓与时俱进的智慧:养殖基地除了养殖珠蚌外,还给一群鱼“安了家”,养殖基地采用现代化自动投饵机器,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养殖效率。

参观珍珠养殖基地

近距离观察珠蚌

走出养殖基地,小队成员在西施牌珍珠粉门市部对詹先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小分队成员了解到珍珠相较于金银作为单一贵金属和饰品具有更多的民生用途,现在山下湖镇的珍珠市场也已经拓宽到了国外,销售渠道已从传统模式升级到直播、电商和实体店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詹先生在采访中表示,珍珠市场行情也有过较大的波动,近些年趋于稳定。

詹先生与小队成员合影

二、参观生产工厂,产业多元发展

小分队来到了浙江长生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养颜馆和珍珠护肤品生产车间。长生鸟作为以珍珠为原材料的第二产业在珍珠小镇蓬勃兴起,不仅产品种类多样化,而且加工严格把关,在疫情期间特地增加消毒工序。在养颜馆,负责人给小分队详细讲解了珍珠粉研磨制作的历史历程,从最初的石具手工磨粉到如今采用纳米技术产粉,小队成员明显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革,更是他们对产业严谨负责的态度。

浙江长生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三、追踪下游销售,产品走出国门

小分队来到了中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位于山下湖镇的华东国际珠宝城。华东国际珠宝城市场辐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在珠宝城,小队成员参观了珍珠小镇博物馆,高端的展览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山下湖镇悠久的珍珠养殖历史、设计惊艳的珍珠制品和历年来达成的巨额成交金额。

珍珠小镇博物馆展览画面

小分队还采访了珠宝城里的一位商户。她说道,现在最受欢迎的是又大又圆的海珠,大部分的人都直接在网上下单。一改以往实体批发的方式,珠宝城商户们同样也会采取直播的方式进行推广销售。消费群体也获得了显著的扩大,无论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还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有这个需求。

小队成员合影留念

明珠不藏,发展有方。山下湖镇的人民因地制宜,依托珍珠特色产业,以勤劳的双手和滚烫的汗水走上了奔向小康的路。在浙江还有诸多像这样有着特色产业的村、镇,山下湖珍珠产业现已形成一条从养殖、加工、设计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结合“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形成线上线下双向互动营销。通过此次深入的调研活动,小分队获益匪浅,后期小分队成员将对山下湖镇珍珠产业升级创新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并通过下发的问卷和实地的访谈资料撰写调研报告,以期为其他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点助力。

心得体会

18小教1班孙璐嘉:这次的暑期实践从定题到制定实践方案令人兴奋,因为珍珠是家乡诸暨的特产,也是对外的一张名片。在人们传统印象里珍珠多被拿去制药或者磨成珍珠粉,或做成工艺品或者饰品。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审美、精神需求的多样化还有最关键的珍珠养殖、提取技术的进步,销售渠道的增加,珍珠产业越来越丰富和完整。山下湖人民敢为人先,勤劳致富的创新精神也融入了每一颗珍珠中。

18小教1班沈俊涛:中国自古就有“尽地利”的人地观。天生贫瘠之地,不生贫瘠之人。山下湖的人民因地制宜,向湖取材,发展出珍珠特色产业。自古万事变则通,通则久,固则滞,滞则止。传统的珍珠养殖业量大利薄,因此山下湖镇人民在历次产业升级的变革中,勇立潮头,延长珍珠相关的产业链,赋予珍珠更多的附加价值,在销售产品多元化和销售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山下湖镇也从一众乡镇中脱颖而出,被打磨成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19小教4班杨晶轲:这半天的参观和实地采访,我们由珍珠的养殖出发到其加工销售还有衍生的商品。我也感受到了民众的智慧,就如同这珍珠粉许多是由那些呈色形状差的珍珠研磨而成,将资源合理利用,或者是转变方向,考虑珍珠的其他用途,也就有了珍珠护肤品的开发。这些年最大的影响就是电商的销售方式,销售渠道的转变,虽然实体店会逐渐落寞,但是线上销售不仅能够提高成交率,也能让市场更加直观清晰地掌握产品发展趋势和优劣。


文案| 实践团队

图片| 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