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青春 不负相遇
——16英汉班
“每一个横冲直撞的身影,都叫做青春”

疫情让毕业变得不同寻常。一样的毕业季,不一样的告别式,16小教4班自制的暖心毕业“大戏”给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每年教育学院都会准备一场毕业晚会,有学弟学妹送给学姐学长的节目,也有毕业班级自己准备的节目。早在2019年12月的元旦晚会,16小教4班的同学们就开始策划毕业晚会的节目。元旦晚会上有很多以班级为单位的节目,班长余玥慧边看节目边和费佳璇构思起毕业晚会的节目,想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班级里有着才华横溢的同学们,唱歌、跳舞、说相声统统不在话下,他们常常戏说,光是自己班的成员就可以撑起一台毕业晚会。如何让节目具有纪念意义,如何在毕业表演的节目中总结班级四年的精彩经历,如何让毕业表演的参与度达到最高?考量再三,在班长余玥慧的组织下,16小教4班的同学们结合吴正阳老师情诗创编的课程,将《情深深雨濛濛》一歌进行改编,还编排了爵士和中国舞的串烧并命名为《韶华青春 不负相遇》作为他们的毕业晚会的表演节目。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16小教4班在毕业晚会中的表演计划。同学们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无法集中排练,受天气影响,原定的正式录制也无法进行……虽然各种不可控因素阻碍了他们的毕业表演筹备工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院新闻中心的帮助下,16小教4班的同学们临时排练,在整理毕业材料的空档和班主任陈伟伟老师一起录制了简化的毕业表演,最终在教室以班级合唱的形式将专属16小教4班的《韶华青春 不负相遇》定格在一帧帧的视频画面之中。余玥慧感叹:“一个想法落地生根,开出绚烂的花朵,离不开全班同学的凝心聚力,这必将会成为我们未来温暖的回忆。”


“山苍苍花沃若,愿似水年华永留,书生意气,情不可破……”改编的歌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相遇”、“相知”、“惜别和展望”。中英文两段改编歌词,充分记录了16小教4班在浙外两个校区以及远渡重洋交换学习的大学生活。

“初遇”的部分主要展现了16小教4班在文三校区的生活,夏日炎炎时没有空调的寝室以及装着古老拉线开关的夜自习教室,现在想来都是他们一段奇特的回忆。
“相知”的部分集中表现了大二学年他们出国交流时的心态,别祖国父母之邦而万里远游,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同学情谊。
最后一个部分是在依依惜别中展望未来,和山苍苍依旧,但他们已经不是昨天的懵懂少年;桃花依旧笑春风,但他们却即将与现在的生活告别然后步入人生的全新篇章。
歌词化用了“春蚕到死丝方尽”和“落红不是无情物”的诗句,暗示16小教4班的同学们作为师范生对于教育的热忱。“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离别在即,但他们对彼此的情谊和祝福不会改变。16小教4班的同学们希望他们所有人都能不忘初心,哪怕历经风浪,归来仍是那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少年。

山苍苍水脉脉
多少记忆雨滴落
记得当初文三巷陌
我们初见话不多
开灯靠拉线空调没有
嫌弃超多口难说

山苍苍花沃若
愿似水年华永留
书生意气情不可破
万里远游学不辍
长歌道不尽你与我
同学盛年岁月多

山苍苍今非昨
人面去桃花灼灼
花间杯酒谁人同歌
春蚕丝尽芳菲落
望君行行重行行
犹记初心无愧怍

My ZISU memory
When we first met in the rain
Ginkgo leaves rolled over the street
Damp and tiny, shiny place
Though Wensan campus no longer stands
It’ll be never gone in my head

My ZISU memory
We travelled across the sea
To learn something good for my live
To go somewhere has great scenes
Twenty-three girls, hand in hand
We are fighting for the win

My ZISU memory
We come to our last meet
Time is flying, but friendship keeps
There is no never-ending feast
Send each other a lovely card
A sentence is saying that please~
Don’t forget me


望院又迎来了蝉鸣的季节,我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新的征途。感谢四年来给予我们教导的老师,感谢一路同行的同学,相信相遇相伴的岁月会成为我们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四年期间,我们对未来有无限畅想,也曾有过失落和迷惑。我们在怀疑与挫折中摸索,又在摸索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们虽然也有种种遗憾,但也算是做到了“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问心无愧”。终于,我们将要开启我们自己星辰大海的征途,相信浙外是我们永恒的心灵港湾,相信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何雨欣

四年,不知不觉已走到尽头,从文三到美国河瀑再到小和山,记忆中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我仿佛还记得大一参加军训时的青涩懵懂;仿佛还记得大二春节期间远在美国时的思乡心切;仿佛还记得大三成为RCE志愿者时的欣喜若狂;仿佛还记得大四与小伙伴们合租,每日下班归来时的疲惫不堪。这四年,我一路成长,一路收获,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记忆一起追随太阳的脚步。我会永远记得,我的青春因为有你们而光芒万丈!
——钱佳欣

从文三到美国再到小和山,我们的大学四年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幸运的是,不管在哪里,我们16小教4班一直在一起。我将拥着满怀的回忆往前走,但会永远记得我从哪里来。感谢所有在浙外的相遇,愿未来的我们继续闪闪发光。See you tomorrow!
——费佳璇

2016年的那场相遇,就注定了我们一辈子的缘分。23个女孩儿携手并进,温暖彼此,也照亮了彼此。《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英汉班的学习生活的写照。我们班的课堂不沉闷,交互着彼此的想法,激发对方的思考。我们的听课很是专心,我们的小组汇报力求创意,我们的作业满是用心。我们班的同学是课外的活动积极分子,不必担心会孤身一人参加活动,总会惊喜地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正如苏轼在《稼说》中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相信,充实的大学生活让我们沉淀,未来可期。作为班长,我提出想法后,身边总有一群人出谋划策,随叫随到的她们让我很感动。最后,借用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一句诗:“愿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愿前程似锦,期待未来更好的相遇。毕业后我们会在不同的地方为自己的理想付诸努力,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叫作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16小教英汉班!
——余玥慧

再见——我的同学
再见——我的老师
再见——我的浙外
再见
我的四年大学时光
再见
只为更好的相见

For the way we will go
For the future that will come to us
Let's bless each other
- BYE -
图片| 余玥慧&何雨欣&钱佳欣&费佳璇
文案| 余玥慧&何雨欣&钱佳欣&费佳璇&翁一非&徐思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