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一“线”连心,云上传情 | 我院举办“心系孩童,述童心事”儿童故事大赛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7日 14:27:59 | 访问量:

你听

是谁在电脑里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呀

哦,原来是童心未泯、纯真可爱的教院学子

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

疫情期间,突袭的病毒阻止了我们返校的脚步,教院师生响应号召居家隔离。在此特殊时期,我院利用线上平台汇集众心,以改编传统儿歌重述温暖故事,使学生在技能型比赛中才有所展、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一名“故事者”的身份关怀儿童、传递能量。


4月3日下午,教院“心系孩童,述童心事”儿童故事大赛决赛首次在云端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冯翠典,学前教育系老师屠筱青,小学教育系老师吴正阳、祁小荣以及团委书记杜颖担任嘉宾并点评,共有40名师生作为“云上观众”观摩了本次比赛。


选手风采

经过初赛的激烈选拔,10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在决赛一展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积极的精神面貌,共诉儿童心事。


在《上学歌》里,黄婕妤为我们揭开了热衷调皮捣蛋的土豆上学后学会感恩的心路历程;在董子儒改编的《小红帽》中,我们喜欢上了与自然友好相处、聪颖机智的小红帽;在倾听许安题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后,仿佛能看到充满灵气的小姑娘,还有变化多端的“神奇蘑菇”。还有选手们关于《两只老虎》《一分钱》《爸爸妈妈听我说》的用心改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个性鲜活的角色将在场的观众带入了童真世界。


精彩点评

10位选手对自创故事的精彩表演收获掌声连连,但仍有进步空间,来听听评委们的宝贵意见吧。


冯翠典老师提醒大家平衡故事改编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两者的适度融合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注重故事逻辑,增强其客观认识。


屠筱青老师则着重强调关键语句“重复”的重要性,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来传递故事的温暖与价值。此外,讲故事首先应真心成为儿童的伙伴,而不是一名表达自己主张的演讲人。


祁小荣老师建议选手们及时根据角色、情景转换调整语调及语速,通过适时地留白给孩子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并加入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吴正阳老师指出,故事的新奇感与记忆点是讲好故事的条件之一。一个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可能会内化为儿童心灵的一部分,成为其成长的内在力量。

同时,吴正阳老师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评价。在特殊时期,教院师生分散各地、居家防疫,但仍能通过本次比赛汇聚一堂,展现学生满怀童心、传递关爱的积极风貌。其次,他指出本次比赛的三个“特别”之处。其一,形式特别:疫情之下,师生首次体验云比赛,参赛选手克服不利因素,展示风采;其二,内容特别:在疫情期间,同学们在家增加跟儿童接触机会,用儿童喜爱的故事关爱儿童,满足了儿童对听故事的天然诉求,真正做到“心系孩童”;其三,规则特别:选手对儿歌进行改编,将自身观念渗入其中,多元观念的相互碰撞,使记忆中的老歌曲焕发新的生命力。


获奖情况

一等奖

19小教1班 黄婕妤

二等奖

17小教1班 董子儒

19学前1班 徐思闽

三等奖

18小教1班 杨礼宁

18小教2班 许安题

19小教1班 郑扬

优胜奖

18小教1班 沈俊涛

19小教1班 陈芊颖

19小教2班 杨竹涵

19小教2班 吴佩瑶


吉姆策力斯在《朗读手册》中说到:“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本次比赛丰富了大家的宅家生活,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锻炼了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也让观众朋友们回忆了自己的童年。虽然比赛已落下帷幕,但关于教院学子的故事还在继续!


图片 | 教育学院整理

文案 | 团委学生会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