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持续推进“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在全院师生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教育学院将导师制与博雅读书会相结合,推出了“四点半”博雅读书会主题读书活动。每周二下午4:30在望院E三楼开放自习室举行,每学期举办十期,每一期都会有相应的理论导师到场点评。好书共读,让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成就我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11月27日下午,第五期“四点半读书会”如期而至。我院党总支副书记毕莹作为读书会指导老师,吴正阳老师和杨炯老师作为理论导师参加了本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程英同学主持,程佳妮、李艳琳、胡嘉婕、江萌慧、李燕玲、施晓倩六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主持人程英
17小语1班的程佳妮分享的书是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是一本讲述聋哑人辛格与其他四个小人物之间故事的书,凸显了孤独的主题。“孤独,更像一杯烈酒,可以让我们沉醉,更可以让我们沸腾。”她借此呼吁我们不要被孤独淹没,要学会享受孤独。

17小语1班程佳妮
18小数1班的李艳琳分享了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她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喜欢安静,内心安宁”的著名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她提到书中对孤独的解释——“孤独是一切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宁静”。最后,她希望所有人都能“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读书。

18小数1班李艳琳
17小语2班的胡嘉婕给我们带来的是教育学的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对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学说,她提到三个关键词——自然秩序、学校和泛智论,并举例进行阐述。但她也辩证地指出作者在论述时没有摆脱宗教束缚,引证有些片面呆板的不足之处。

17小语2班胡嘉婕
18小语2班的江萌慧向我们分享了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她十分欣赏故事中“平等”“尊重孩子”的氛围,她提到自己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更关注的是书中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和态度,并分享了书中有趣却耐人寻味的一些情节。她呼吁大家可以精读这本书,感悟教育的真谛。

18小语2班江萌慧
17小语2班的李燕玲分享的是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她与大家分享了本书的两个精彩之处,一是以小说的形式巧妙回答了人们关于哲学的问题;二是设计了十分奇异的故事情节,并以开放式的结局结尾,广泛引发人们的思考。

17小语2班李燕玲
18小数1班的施晓倩分享了蒋勋的《品味四讲》。此书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生活之美。她认为这本书朴实无华却令人印象深刻,从具体的物质上升到心灵层面,教给人们最质朴的生活之道。她还谈到书中关于“食”这方面的“民族美学”,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18小数1班施晓倩
同学们的分享告一段落后,理论导师吴正阳老师就两位同学谈到的“孤独”这一话题,提到王国维的三种做学问的境界也可以是读书的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也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精辟的理解,即执着追求目标、为之孜孜不倦努力、最终豁然开朗的三种境界。他提出,读书其实是一种孤独的行为,他鼓励同学们享受读书的孤独,与书进行心灵的交流,最终寻找到最好的自己。而且吴老师认为读书除了对自己有益处,还能形成向外的作用。他希望师范生都能多阅读、多思考,在未来成为点灯人,给孩子带去光明、驱除黑暗。最后,吴老师呼吁大家能够读更多的书并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吴正阳老师
心理学博士、理论导师杨炯老师则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前来聆听这场文学的盛宴,而他的一席话却令大家获益颇多。他首先对同学们认真读书、书读多遍的做法表示肯定,也表示很高兴能听到同学们能把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他鼓励同学们积累书中的精华,进一步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把书读“活”,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同时杨老师期望大家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积极思考,以此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关于“孤独”,杨老师为大家简单讲解了心理学和文学上孤独的区别,引发同学们对孤独进一步深刻的思考。最后杨老师谈到“读书的价值”这一话题,讲述自己的一番见解,也鼓励同学们自己能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领悟。

杨炯老师
本期读书会结束后,读书会指导老师毕莹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她说,“四点半”读书会,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五期,每周二下午放学后,同学们和自己的导师聚在一起,谈读书谈治学谈人生,这是非常好的形式。同学们在进行读书分享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也是对大学生活的最好诠释。
面对今天的分享,毕莹提出,无论是大二的还是大一的同学,都能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很好也是师范生的必备素质。主持人的状态也是越来越好,串场充满智慧,足以见得场下是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导师们的点评也都非常精彩,既有结合自己读书治学的体会又有面向同学们的针对建议。
整场分享会中,无论是分享者还是点评导师或者是主持人都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美中不足的一点,唯有听众,仅是带着耳朵来听。毕莹老师建议大家要学会随手做笔记,她说,“再好的记性也赶不上一个烂笔头”,随手把这些思想的火花记下绝对是个好习惯。
“四点半”博雅读书会永远都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旨在激励大学生不仅要过快乐的大学生活,更要过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的大学生活。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分享与表达能力,并服务于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欢迎各位同学前往聆听学习。
图片|邵博文
文案|卢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