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热忱融入实践天地,以实干擦亮青春底色。正值暑期,教院学子们以饱满激情投身社会实践,奔赴城镇乡野的广阔舞台,在服务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奋斗中淬炼优秀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社会实践进行中
教院学子在路上
让队员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7 月 13 日下午,“童趣盎然·友好翡翠”实践团前往余杭翡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以儿童环保教育为切入点,为社区儿童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致力于推动翡翠社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最终形成 “家校社” 协同的生态教育闭环,为翡翠社区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儿童环保教育品牌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在翡翠未来社区与孩子们合影
知识科普,培育“环保种子”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知识科普讲座。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们携带提前制作好的四色分类垃圾桶模型、垃圾分类道具卡等材料,精心布置场地。讲座伊始,团队以“‘童’心协行·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向孩子们讲解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穿插趣味数据,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讲解过程中,成员们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图片,详细讲解各种垃圾类型的概念、包含品类以及资源利用率,让孩子们深刻了解四种垃圾分类标准。 在讲座过程中,团队负责人通过展示垃圾分类小误区、设置分类知识考一考等环节,及时纠正认知错误并详细解释原因,让儿童在互动实践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孩子们全神贯注、争分夺秒,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讨论交流。最终,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活动,都领取到了有趣的小奖品,收获满满。

团队成员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知识科普讲座
多元聚力,播种“环保底色”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环保动手能力,实践团队组织了“变废为宝”手工创作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随后在创作过程中,大学生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提供技术指导与创意启发,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当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诞生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深刻体会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此次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环保知识,更通过一系列创新形式,如将环保知识与游戏、手工创作紧密结合,引入趣味数据、实物演示等方式,让环保教育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团队成员在活动区帮助社区儿童
一起制作“变废为宝”环保瓶

孩子们在服务中心展示制作成果
本次赴翡翠社区的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了对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理解,更在实践与反思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是用艺术赋能环保,让抽象的理念变成触手可及的创造,这是最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翡翠社区儿童友好建设进展,关注社区环保,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社区,用青春力量推动“儿童友好”走向千家万户。
成员感悟
从与团队成员共同策划活动,到最后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环保理念,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价值。
——23小教钱美芸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用趣味的方式传播理念,锻炼了自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意义,收获颇丰。
——23小教周佳瑜
作为本次环保实践活动的策划与物料担当,我深刻体会到“变废为宝”的深远意义。
——22旅管岳柱福
这次带小孩子参加社区实践活动,收获颇丰。孩子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稚嫩的声音传递着环保理念。
——22艺科陈煜潇
拍摄儿童垃圾分类科普活动,看到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我倍感荣幸。
——23网新邓嘉玲
作为剪辑者,我透过帧帧画面,见证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社区用心的规划与团队辛勤的汗水。
——23网新储佳怡
团队介绍
团队
浙江外国语学院
“童趣盎然·友好翡翠”社会实践小分队
指导教师
张超
团队成员
23小教4班 钱美芸
22旅管3班 岳柱福
23网新1班 邓嘉玲
23网新1班 储佳怡
23小教4班 周佳瑜
22艺科2班 陈煜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