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一段不懈奋斗的故事;每一次成功的取得,都是汗水与坚持的凝结。在“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引领下,一批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教育学子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书写他们青春路上的奋斗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詹温慧的故事,共同见证她的青春力量!
个人简介

詹温慧,中共党员,第八届国际化卓越教师创新实验班成员。曾任教育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乡野社会实践团副社长。三年专业成绩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浙江省会展策划创意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师范生教学竞赛二等奖。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凡事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把握机会先努力。”詹温慧在辅导员王一博老师的鼓励下,始终将学习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上课有重点地听,课后利用琐碎的时间复习,能够最高效地帮她提升学习效率。而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门课程的作业,则是她巩固知识、深化应用的重要途径。此外,她还特别善于合作学习。“数学曾是一门令我头疼的学科,为了不偏科,我总是厚着脸皮向室友请教,考前不停地请她给我出题。正是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才让我们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学习之余,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从大一时院学生会文体部成员,到大三时独当一面的学生会执行主席,这一路上,她不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更是在一次次挑战与磨砺中,成为了更坚韧、更强大的自己。在大学期间,詹温慧参加了非常多的活动,在石梁的大山上引领孩子们踏入拓染之旅、在安吉牵起小朋友的手探寻生命之美、思政微课大赛、合唱比赛、羽毛球赛、黑板报大赛……从无偿献血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从AB类竞赛到文体活动,只要是她感兴趣的,不管是否擅长,都会大胆尝试,她始终坚信,在参与其中的同时,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成长的见证。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备战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时,当深陷于努力与回报能否匹配的泥淖时,来自陈丹老师的温暖鼓励:“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真正宝贵的是备赛过程对你们的成长带来的长期影响,早在你们拿到奖状之前,你们就已经收获了这个比赛最大的价值。”回想起长达五个月的鼓励和支持,她重拾信心,不断读教材、磨教案、改板书、纠正教姿教态......最终取得浙江省师范生教学竞赛二等奖。“赛事虽有终时,但陈丹老师的智慧和鼓励将永远照亮我的前行之路,鞭策我在逐梦之路上珍视那些真正的价值”。

师者赋能,共助成长
大二时,她在朋友的引荐下加入了萤火虫晨练队,当时她很茫然,不知道在大学里做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何伟强老师告诉她,先把每天坚持锻炼和读书这两件事做好,其他事自然水到渠成。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她和同学们每天早晨六点半在操场完成晨跑锻炼和晨读经典这两项核心日课,一坚持就是两年。两年里,她在何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读了很多“书”。不仅有《论语》《朝话》中深入浅出的道理,更有蕴藏在自然中的“无字之书”——把困难从“还有”变成“只剩”;至诚心、精勤心、报恩心、清净心……“何老师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早晨,我也在坚持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领悟了什么是‘不计利害,勇敢行动,无用乃大用’。能遇见这样一位良师,是我的幸运。”詹温慧分享道。
在前行的道路上,她心怀感激,铭记每一位给予她支持与鼓励的贵人,严谨细致的李春玲教授、幽默暖心的吴正阳老师……“如果没有敬爱的老师们提携引领和可爱的朋友们扶持陪伴,我的成长之路一定是坎坷而无聊的。这份感恩与情谊,我将永远珍藏在心。”

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经过前三年的学习,詹温慧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在小学实习期间,她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表示,要想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准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詹温慧用三年时间为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成长答卷,在未来,她将继续笃志而行,卓越致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结合自己三年的学习生涯,詹温慧建议学弟学妹:“要自信,自信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我们一定要完全地,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害怕什么,就越要尝试什么,用行动克服自己的恐惧;要踏实,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要着急收获结果,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愿每位教院学子都能脚踏实地,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花园。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