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砥砺,执着进取心无悔;数载传承,笃行超越共扬帆。流年似水,光阴荏苒,在蝉鸣的伴随之中,2023届毕业生们即将离开母校,但他们在“坚持善良,追求卓越”这条路上永不止步。
第六届卓越师范班韩煜洁学姐将对卓师班深深的情感熔铸于道不尽的言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回望在卓越师范班学习的时光,众多回忆与感受霎时涌上心头,梳理凝练,想用三个“感”字来叙述这段时光。
首先是“心动感”。这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心动”,而是指一种瞬间的震撼与冲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做“今天我遇到了一个crush”,我想“crush”这个词便能很好地概括这种感觉。它是刹那间心脏怦然的起伏,可以产生于清晨锻炼时升起的朝阳或是在行健馆二楼冥想时耳边的雨声,自然的气息拂去心中的尘埃;可以产生于操场上同学们分享的《论语》心得以及何老师帮助我们辨析近义概念时频出的“金句”,内心顿生共鸣;可以产生于阅读康德的过程中,思维活动时的顿悟与反刍分享时的快感翻起风暴般的思绪;可以产生于与朋友们的相聚与共同奋斗中,陪伴的温暖与努力的充实感使人感到富足与美好。
正是这一次次强烈的心脏跳动的瞬间,将我拉入另一个世界,一刹那,整个世界只剩纯粹。这也是我想分享的第二个感受——“纯粹感”。大学期间,工具理性在我生活中似乎占据着主导地位,绩点、分数、评优、荣誉推动着自己行动,焦虑与力不从心感总将我的价值理性压抑,让我时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台没有感情的“赚分机器”。我排斥这种感觉却又甘愿被绩点“绑架”,在反复矛盾之中甚至会觉得呼吸不上来。
幸运的是,卓师给予了我们一个“乌托邦”般的世界,那是在大学象牙塔里更纯更精的空间。所有的任务不只是任务,而是抒发自己、促成自己成长的发动机,让我一次次地沉浸其中,专注的同时内心的压力也随之释放。我还记得卓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写下你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和教育理想。没有了“高绩”的奔头,我的内心多了轻松,而这份轻松让我心中更生崇高,使我端坐着毕恭毕敬地拟稿撰写,郑重描绘我的教育乌托邦。那次对教育理想的书写帮助我在大学中期指明自己未来在教育领域所要努力的方向,帮助我在“机械化”严重的时刻“软化”自己,不过度僵硬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不过度索求没有把握的指标以及框定自己的虚名。
大三下,我如愿获得师范生技能大赛的省赛资格。回望备赛的日子,我最庆幸与骄傲的不是这份资格本身,而是我终于能够在有指标的赛制下,沉浸于课程本身,这是我自己在大学期间真实感受到的最大的成长。那段时间,我和徐沁相约于望院微格,互相模拟,互相提意见,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课。我们时常为一个环节纠结或为一份板书苦恼,但是,在纠结与苦恼之后,我们会由衷地为生成的一堂满意的课而共同欢呼。清楚地记得,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教室,我在沁姐的课堂上一遍遍吟咏“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而沁姐在我们多次讨论后灵感迸发,转身流畅绘就一副令人惊叹的板书。我想,当时我俩兴高采烈的欢呼见证着我们共同踏入“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文本世界中,用纯粹的心感受纯粹的高山流水,刹那触摸到语文的本初。我跟沁姐最终都没能在赛场上收获满意的结果,但就像沁姐说的,这份纯粹的财富早已在我们心间。

正是这种对“纯粹”的痴迷,让我对这个集体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归属感,使我对这个集体中的人与事充满着感情。大四上在五常中学实习时,何老师一行来看望我们。我从教室出来,远远地望见校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我一下就小跑起来,激动地向何老师挥手,靠近时内心产生熟悉的安定感与舒适感。而在卓师的每一次活动与合作中,与朋友们积累起来的深厚感情也让我在此刻产生出从未有过的难舍情绪。在情感归属之外,更深的归属感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归属感。我的大学生活以进入卓师为分界线明晰地划成两段。大一,我转专业进入汉师专业,当时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恶补专业知识,想把落下的课程一一拾起来,对未来并没有清晰的想象。而大三正式在卓师班学习后,在理论与实践的各项课程中,在晨练与经典的洗礼下,我的探索路径逐渐由外向内,更多地去尝试反省自己,思考当下。这种转变或许是从那句“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开始,或许是从专注大喊“脊柱挺、肩膀松、脚下扣”开始,又或许是听到“优秀”与“卓越”之区分开始,我的眼光从师范生身份望向卓越教师,望向纯粹理想教育,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要操持的志业意味着什么,也就对教师职业产生了更强的归属感。
教育实习以来,我已体验过我今后所要过的教育生活,已然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与焦虑,也不时地陷入负面情绪的桎梏中。我明白这样的思虑无法规避且会一直盘旋在头脑中,但我郑重地告诉自己,不能再像大学某段时间那样机械地面对职业与生活,要勇敢地面对、挑战、修炼自己,更纯粹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更坦然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
最后,再次感谢卓越师范班给予我们的这一方纯粹美好的世界!感谢卓越师范班每一位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诲!衷心祝愿在场的每一位即将正式踏上讲台的老师们,愿我们永远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