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博雅读书会推出了“四点半读书会”主题活动。读书会定期邀请成员分享阅读所获,通过指导老师精心点评进一步升华主题,将明智、明礼、明德深刻于心。
11月15日下午四点半,本学期第一期“四点半读书会”于望C三楼公共空间召开。博雅读书会指导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娟,小学教育系系主任吴正阳作为理论导师参加本次读书会。会上,20小教3班郑安洁进行了读书分享。20小教1班顾静怡主持活动。

郑安洁向大家分享了《我想做一个能在你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一书。通过介绍篇章的主要内容并联系自身经历,郑安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母亲的时钟》联想自己与母亲相处时温馨场景,由史铁生笔下分别象征奶奶、母亲的《老海棠树》和《合欢树》想到童年回忆里的那片竹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她讲到“悲伤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一些注定无力改变的事情,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和物”。郑安洁通过分享《致张兆和》与《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讲述了大文豪背后幼稚可爱的一面

针对分享,博雅读书会各成员阐述了自己的听后收获和感悟。大家认为,过往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藏在生命中,学会告别在十字路口走散的同伴,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

吴正阳对同学分享做出点评。好的讲述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好的作家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同学的分享恰恰体现了文学不是高高在上的,真诚分享同样是文学的样态。文学阅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于有限的人生中体验多种生活,生命的长度无法改变,我们却能通过阅读增加人生的厚度,读书与生活相互作用,不断加深人的理解。阅读文学就是在阅读人生,通过阅读我们窥探人生片段。最后,吴正阳提到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李娟同样表示,共同的经历引发共鸣,能够帮助大家细化感情,丰盈内心。而通过阅读和分享,也能启发思考,让我们在未经历过的事情真正来临时,从容面对。她希望读书会各成员志同道合,共同分享所思所悟所感,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形成爱读书、好读书的氛围,并将这良好的风气在浙外传承和发扬。同时对本学期社团活动进一步安排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

“四点半读书会”永远都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以读书分享的形式交流收获,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欢迎各位同学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