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新生故事④ | 以博雅为肇始,续浙外之篇章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6日 11:15:00 | 访问量:

告别了三年熟悉的课桌

鲜红色的跑道,窗外的清脆蝉鸣

来到小和山下,留和路旁

听着地铁上播报的“屏峰”

走向了人生中的全新一站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这里是22级小萌新们和浙外的故事

请听独家讲述

我是故事讲述人:

22小教1班 王欣尔


我与浙外


undefined


高一时,我踏入高中,携着高中“学博志雅,行懿中西”的校训,心中梦想的种粒开始萌芽。

高二时,我努力践行,向着“博雅”二字踔厉奋发,收获的“博雅青年”荣誉称号见证着我奋斗的姿态。

高三时,我初识浙外,望着浙外“明德弘毅、博雅通达”的校训,它成了我高三一年的精神寄托。



跨过高考的坎,迈过志愿的桥,在经历高中的漫漫求学生涯后,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递到了我的面前。看着通知书上醒目的“博雅”二字,我久久不能回神,伴随的是一阵亲切与欣喜。或许是此番浙外与母校的“梦幻联动”,让我心生欢喜。我深知,步入浙外,它将成为我成就学业的新殿堂,锻造人格的新熔炉。


我与师范



何其有幸,我与师范的故事能在浙外这片新天地上得到延续。“明德弘毅、博雅通达”我想,教书育人何尝不是如此。站在教育的舞台上揆诸这八个大字——

欲求“明德”,便要肩负以德树人、以情育人的时代使命。

欲学“弘毅”,便要坚守志存高远、坚韧不拔的凌云意气。

欲达“博雅”,便要心怀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人文情怀。

欲寻“通达”,便要贯彻融会贯通、力学笃行的实干精神。



时间回到高三的课堂里,老师谈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教育箴言,将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个人修养与孟子强调的“自得”的学习方法延拓,最终得到的创造性阐发。在那一刻,“教育”一词的宏观概念仿佛重新解构,我开始逐渐寻找到教育于我而言的真正意义。

“教育”不再是一个空泛之词,它在一个高中生的眼中被赋予了梦想与使命感的意义。或许这时,我才真正领悟李银河笔下“为自己的人生附上个性色彩,摆脱人生的宏观无意义”的真正内涵。


我与未来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大学的生活并不再是以分数的高低作为单一的量化标准,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也被一并纳入评价体系中。在这个多维度的“小社会”,我期许涵养大格局,培养真品格;走向象牙塔尖,绽放青春之光。



对于师范专业的我而言,更应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会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累教育经验,提升综合素质,贯彻实干精神,将全面发展作为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四年征途,我将为实现我的教师梦不懈奋斗,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身为时代的新青年,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为实干奠定基石,怀梦想傲立潮头。时代呼唤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呼唤有深厚国家情怀的青年,呼唤迎难向上、挺身而出的青年。

作为一名浙外学子,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深入社区、乡村、基层等开展实践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将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处处学习先进,严格要求自我,从而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去践行我的职责与梦想。

我与浙外的故事仍在延续,也愿所有学子共勉。且让我们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意气,前往“红焉尚伫,有浩荡风光相候”的远方!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在教院四年的学习成长中

努力广博学识,雅正品行

深刻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体悟先生“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的育人初心!

成为卓越出色的新时代青年

愿我们各有所成

四年后,顶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