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2022年暑期,教育学院学子纷纷走出校园,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积极深入社区、乡村、基层等开展实践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进程中努力绽放青春之光,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社会实践进行中
教院学子在路上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赴桦树村“献策乡村振兴”实践团队
为响应共同富裕号召,更深刻地认识乡村振兴现状,浙外“献策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杭州市余杭区桦树村,了解桦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探寻振兴途中的理想与困境,充分认识到努力奋斗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实践团队发挥专业所学,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围绕乡村经济、文化等发展展开调研,践行“我在窗口写青春”的时代使命。

实践小队在桦树村文化礼堂前合影
在桦树村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参观文化礼堂与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桦树村平时开展的具体活动情况。同时,队员们通过参观桦树村的村史馆和旗枪茶文化体验馆,了解桦树村的历史发展过程、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及非遗旗枪茶。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桦树村村民进行了采访,并走访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如水库、象山步道等。结合调查目的,成员们对桦树村的人口进行了了解,明确到当地年轻人现状与当地闲林中心小学西溪源校区生源情况。

实践小队在茶园进行实地调研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宗旨,实践团队分析整理对桦树村在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生态研学开展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实地考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三次实地考察过程中,成员们也本着“多听、多问、多学”的原则,走访多地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团队在调研过程中运用成员专业特长,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为桦树村设计了一系列研学课程。成员们采用寓教于乐的教授方式,使学生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的重要理念。在桦树村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用下,课本知识焕发的活力。在研学旅行结束后,本团队成员也希望学生们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理论付诸实践,领略到课本知识生动化展示的魅力。

实践小队设计的研学手册封面
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队员们对桦树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村庄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为了遵守保护水源的相关管理要求,乡村旅游业、养殖业等发展受到限制。成员们针对这些问题,多次踩点,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成员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去倾听百姓们的心声。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成员们的能力,也为国家建设献出了一份力量。

实践小队观赏茶文化长廊
实践感悟
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观察乡村,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20科教1班 郑奕斓
在本次实践中,我学到了从多角度分析乡村优势和局限的方法,并尝试根据村子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
——20科教1班 陈双双
这一次实践活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每天都充实而有意义。我们早出晚归,多次前往桦树村进行走访调研,只为记录下准确的一手信息,虽然辛苦,但我们都有所成长,一切都是值得的!
——20科教1班 唐靓湄
团队介绍
指导老师
赵春兰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员信息
20科教1班 唐靓湄
20科教1班 廖珊珊
20科教1班 徐塨雪
20科教1班 郑奕斓
20科教1班 陈双双
20科教1班 邱竞瑶
21国商1班 赵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