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赴瑞安市曹村镇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
团队介绍
实践地点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曹村镇
指导老师
周礼中文学院
实践队员
杨竹涵19小教2班
陈慧楠19小教2班
黄林敏19小教2班
黄欣然19小教2班
李雨桐19小教2班
王嘉琦19小教2班
张随心19小教2班
李佳慧19小教2班
张可曼20小教2班
肖可杏20小教4班
实践经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实现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7月19日至7月20日,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小分队赴瑞安市曹村镇开展实地调研访谈实践活动。
7月19日,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曹村镇东岙文化礼堂。从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及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东岙文化礼堂以“稻香人家荷美东岙”为主题,由3幢连廊互通的江南庭院风格建筑构成。除基础文化活动之外,队员们从乡情展陈功能区中感受全镇文化事业发展历程以及曹村自然、人文景观。而耕读讲堂功能区不仅能作为开展道德讲座等活动的场所,还能让学生体验非遗无骨花灯制作技艺,传播独属于曹村的经典历史文化。


在艾米田园综合体中,艾米青创工作人员为团队介绍了艾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队员们观看生态水稻种植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这一高新技术的视频介绍,从中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价值,在提高产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为农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激活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7月20日,团队沿着曹村研学游线路进行调研,该线路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有机融合了非物质遗产文化、进士文化、耕读文化、田园体验、南岙红色教育等多种元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队员们主要参观了学生科普体验基地。这是以当地自然生态为教学材料,打造集农业、林业、水利、渔业、气象、防汛等主题教育体验为一体的自然展示馆。在这种天然教育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进行实地探索记录瑞安自然气候,观察水稻的生长秘密以及体验二十四节气变化等活动。这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瑞安市众多中小学的支持,也充分地展现曹村镇全域旅游、科学发展的理念。


经过此次在曹村镇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更清晰地领略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起点。而曹村镇的治理成果也让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当地的文旅融合不仅符合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作为师范生的队员们,不仅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青春中坚力量,更是可以从中发现与教育息息相关的细节,并立足于文化、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图片 | 杨竹涵&陈慧楠&黄林敏
文案 | 杨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