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春华秋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始终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院训精神,以培育卓越教育人才为己任,扎根师范教育沃土,书写了一部部躬耕教坛、服务社会的奋进篇章。无数校友从这里启程,有的作为教坛新苗,在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有的已然成长为行业栋梁,站在教育变革的前沿,引领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适逢建校70周年,让我们共同聆听优秀校友们的故事,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41年岁月,似乎仅在弹指一挥间。尘封的记忆如同旧日的书信,再次被一一打开:带着时代痕迹的校园、简朴明亮的教室,狭小而温馨的寝室,历历在目;老师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生动的教学,同学无私的帮助、激情的打闹、热烈的讨论,仿佛就在昨天。

作者刘青松近照
1984年金秋9月,我们来自全省各个市县教学一线的36名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来到省城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开启了两年的数学专业提升学习。两年里,除了接受导师专业课外,我们还参加了大量课外的实践,接触了火热的社会生活。这其中最难忘的,就是给“老山战斗英雄团”文化补习的经历。

1986届数学本科班毕业合照
作者(最后一排右起第六位)
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把给英雄团上课补习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我们学校。我很荣幸,跟同班的刘金荣,还有其他班的几位同学,一起接受了这项特殊的教学任务。
当听到辅导员宣布这个消息,我激动得一宿没睡好觉。能不高兴吗?他们不仅是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还是伟大的战斗英雄,是来自老山前线“战斗英雄团”的军官。对于一个有着深深的军人情结的我,除了高兴、自豪,还有心灵上的慰藉。我从小就崇拜人民解放军,立志长大了去当兵,怎奈种种原因,终未能如愿。却不曾想,在学校学习期间,我可以荣幸地和自己所崇拜的军人如此近距离接触,还给他们授课,这是多么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啊!所以思想上也特别重视,下决心一定要备好课,上好课,好好表现,不能给学校丢脸,更不能亏待了曾经战斗的英雄们。
给英雄团的军官们辅导补习,每周一次,我们很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这么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也获得一种成就感,因为通过对成人的教学实践,不但学以致用、自身得到了历练,也从英雄们言行举止中,切身感受到他们纪律严明、雷厉风行、慷慨豪爽的军人作风。那时,对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我有了一种新的深刻的理解。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虽然被铭记的日子不少,而我最难忘的就是1985年这个教师节。为庆祝新中国的教师节,省政府在我们浙江教育学院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仪式。时任浙江省省长薛驹出席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问候,指出国家设立教师节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最激动人心的是,薛省长还特地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一握手。他亲切握住我的手,动情地说:“你们智力拥军,做得很好,值得表扬,谢谢你们!”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薛省长热情的话语久久在我的心中激荡。回首往事,心情仍然激动,这些都源于学校老师的关心和厚爱,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平台。
两年的学习,时光短暂,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夯实、教学技能都得以提升,这在我以后的教师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给英雄军官们上课,和省长握手、接受省长表扬的经历,我深感荣耀,甚至自我陶醉。特别是在学生面前的分享,对激励学生奋勇向前、积极向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岁月,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时光激起几多美丽的浪花,久久在心中激荡。感谢平凡的人生,铭记悠悠之岁月。
作者简介
刘青松,我校84级数学本科班学生,现为宁波市北仑区泰和中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