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迎七秩校庆·校友故事 | 始于文三,相逢和山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6日 20:31:53 | 访问量:

编者按:七十载弦歌不辍,七十载春华秋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始终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院训精神,以培育卓越教育人才为己任,扎根师范教育沃土,书写了一部部躬耕教坛、服务社会的奋进篇章。无数校友从这里启程,有的作为教坛新苗,在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有的已然成长为行业栋梁,站在教育变革的前沿,引领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适逢建校70周年,让我们共同聆听优秀校友们的故事,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诗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余亦言,杭州忆,最忆是浙外,再忆是文三。自踏离浙外伊始,亦倏忽六年有余。寸阴尺璧,如水过磐石,俄而即逝,虽曰无痕,自成清亮。古人云,饮水者不可不思其源,施惠者不可不感其恩,离校至今,吾尤念母校竭诚鼎力之人也。

首谢党恩化育,浙外书山有路,引我勤径;学海无涯,载以文舟。承明德之教,沐弘毅之风。仰观博雅之道,俯察通达之渊,皆在斯文教化之中。

 

作者(右一)和班级同学同班主任朱妙琴老师的合影

 

曩昔十载,余初负笈庠序,幸蒙班主任朱妙琴垂青。素日嘘寒问暖,眷顾有加,更荐于王公门墙,遂得窥学术之门。每忆朱师提携之恩,犹若春风化雨,泽被寒窗,使蓬牖之子得瞻宫阙之辉。

恩师王学杰、游金宗,传道授业,为梯愚之事耳提面命。学生愚钝,稍缺禀赋,蒙先生不弃,谆谆教导,孜孜无倦,恳恳以求;每临科研困惑,王公、游公立谈之间,顿开茅塞,常如醍醐灌顶,天光大亮。王公、游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生常得勉励,砥砺前行,终亦小有所成。王公、游公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唯尊学术,事无巨细,躬自作则。感喟之情,无以言状,拳拳服膺,伏惟珍重。

另有恩师邵爽、冯启、张一平、徐羽展、邵国强、倪婉敏、王莉、张雄,余方至大学,初识经纶,颇觉费解,幸得诸师耳提面命,为吾茫茫前路点明方向,为吾科研之心启蒙开化。自入浙大求是至今,仍时常关切学业进展。本科至今,学生素沐师恩,铭感五内,不忘于怀。

作者(中间)与当时的辅导员老师们的合影

 

导员贾铮,亦师亦兄,心系学子,常昼夜不怠,倾力相济,处世之道,亦为吾师。生活琐事,常施而无求。亦有导员李娟、樊泽怡、金丹、余佳佳、成心漪,庠序之间,夙夜匪懈。无论智愚,皆视同仁;勠力托举,无分畛域。至若支部书记黄文璇,常领愚徒浴党清晖,启我蒙稚,导引初心,使顽石渐悟璆琳之声。学生久承师泽,镂骨铭心,永志弗谖。

作者代表浙外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田径精英赛

作者(左三)与田径队同学合影

 

教练刘钰锋,训时严师,诲人不倦;憩时慈兄,关怀备至。待吾至于博士,犹频询研问健,事无巨细。更蒙师潘向阳、范骅不弃愚钝,纳于羽坛麾下,倾囊相授。晨昏操演,不厌其烦;技理相彰,春风化雨。今濡毫载述,既彰师道之隆,亦铭受教之深也。

队友王亚红、叶文文、郑珂雨、丁慧蓉、宋雨晨、刘文宇、冷奕宸、吴芯怡、潘圆圆、徐晓瑜、陈海伦、何子微、周建怡诸人,精而敏,多通达,皆聪明伶俐、勤奋刻苦。盖谓智慧藏于内而英华发于外,谨逊抑于怀而志趣达于天者也。幸有此一干人等,室间嬉笑打闹,另有阳春白雪为伴,亦觉训练快哉。纸短情长,多谢不表。

幸有母校,遇得良人。挚爱潼迩,世间无双矣。另,所有本科相遇贵人,多有所助,恕不一一,敬谢不俱。

我辈才浅,幸承蒙恩师垂青、诸君扶掖。今将辞别庠序,初涉尘寰,虽人微言轻,然心向霄汉,未敢忘立雪初衷。愿以半生所学,为家国尽以绵薄之力。谨以此文,献于母校及诸君。祝母校:教泽如春霖永驻,英才似繁星常耀。愿诸君:鹏程九万里而志不改,松柏历千秋而节愈贞。

此致

敬礼

 

吴成杰

于求是园

 

 

作者简介:吴成杰,2019年毕业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现为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博士期间曾荣获校优秀研究生、五好研究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