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在浙外举行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21:34:46 | 访问量:164

如何进行教育强国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创新教师教育理论?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小学、学前人才培养?12月6日,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2024年年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多所高校及小学、幼儿园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代表,围绕“立德树人,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路径展开交流研讨。本次会议也是教育学院迎接学校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柴改英,浙江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会长王利琳致开幕辞。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徐丽华主持开幕式。


 

柴改英介绍了本次年会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回顾了浙外近70年的教师教育发展历程与成就。她指出,本次大会契合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要求,是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契机。浙外的教师教育着力于构建以比较为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和以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为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并积极谋划“本硕贯通”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格局,致力于为浙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未来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当前,学校正紧抓对外开放与人工智能变革的历史机遇,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期待与各位专家集思广益,共谋浙江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

 

 

牟凌刚代表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年会着眼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对接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动态,通过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推动教育改革、指导专业认证、支持基层学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全省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引领了方向。他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与教师教育人才高质量培养”这一主题,提出了“师德铸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面向未来发展”三大关键议题,希望与会代表以年会为契机,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推动小学与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他对浙外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并祝贺学校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

 

 

 

   王利琳介绍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年会的重要意义,回顾了过去一年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成就。他

同时也指出,目前该领域面临出生率下降的压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期待,及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大挑战,这三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他期待高校和基础教育单位通过学会这一平台深化合作,推动教育理念创新、综合实践和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新要求、新变化,将教育研究成果落地到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去,切实推动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

 

 

主旨报告环节由浙江省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德芳教授,浙外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袁晖光教授主持,浙江大学陈时见教授以“新时代好老师的诉求与培养”为题,提出从“知识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的必要性,强调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他主张贯通式、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注重职前、职后和职业中的成长环境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湖州师范学院舒志定教授以“以‘活课堂’撬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底座”为题,剖析了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三阶段、六要求”的改革措施,为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的路径。

 

 

分论坛环节,在分会副会长彭小明、顾群,副秘书长周兴平,常务理事潘巧明、刘雄英、李茂森主持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家精神弘扬与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积极应对人口变化的教师教育新作为”、“人工智能赋能小学(学前)人才培养”、“小学(学前)人才培养高水平开放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本次年会由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分会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承办。相信本次年会的研讨与交流,将对全省小学与学前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