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27年,90个县区,500余个乡镇,她把论文写在浙江教育大地上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7日 17:25:49 | 访问量:

编者按:“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奋发努力。

 

李春玲,教授、博士、硕导。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治理研究。第十一届国家特约督导员,教育部“十四五”国培计划专家,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民盟浙江省委委员。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教育管理学会秘书长,长三角名校长培养导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班主任兼导师,曾获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二等奖、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浙江省90个县(市、区)、500余个乡镇,这是从事基础教育治理研究27年的李春玲教授作为一名教育者履职的足迹。她把论文写在浙江教育大地上,把调研成果反映在资政建言中,以坚持与努力诠释对基础教育深厚的情感,注解她作为高校学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李春玲老师在三门县心湖小学开展讲座

“做有价值、有温度的研究,就要把研究兴趣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李春玲老师说。从本科到博士的10年间,李老师一直专注于教育管理研究。1997年,她入职我校教育管理系,主要从事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浙外有着深厚的教师教育培训历史,依托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心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我参与了包括中小学校长、教育局长在内的各种培训班,培训工作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有机契合。”

培训是为校长赋能,怎样的培训才能真正为校长赋能?“我们必须去了解中小学的实际状况,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李春玲老师带着校长培训班的学员走进一所又所中小学,在一线教学的观摩、交流中,李老师引导校长们用管理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也从教育破题中汲取实践智慧。“这是一个‘补短’和‘扬长’的过程。”李老师认为,既要引导处于发展困境中的学校找到自身发展特色,打造发展增长点,也要把学校如散落珍珠般的优势进一步提炼,完善他们的实践智慧,形成系统化的教育理念,推动成果经验产生更广泛的辐射效果。

李春玲老师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会议上发言

关注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并尽己所能去改变,是李春玲老师作为浙江省人大代表的宗旨和担当。教育优质均衡是近些年政府和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调研期间,我见证了太多的感动。面对办学条件简陋、生源条件不理想的现状,那些乡村教育躬行者依然在努力做出改变。”回忆起那些年走过的乡镇,当地教育者的执着与赤诚仍令李老师记忆忧新,也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要立足教育公平的伦理与政策基点开展基础教育治理研究,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奔走。作为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李老师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有关教育公平、乡村教师精准培训、高中段教育结构优化等方面的12项人大建议。其中,《关于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的建议》《关于借鉴“医共体”模式加快推进省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被政府职能部门办理落实。《关于实施“省级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培训工程》的建议被央视新闻报道,这为我省大力推进“互联网+”同步课堂,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做好政府委托项目,是展示浙外服务基础教育能力的重要抓手。”李老师认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体现关键在于如何去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2020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启动了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等6类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我校教育治理中心成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的四家委托单位之一。“虽然普通高中评估是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是我们不能辜负教育厅的信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以高质量教育督导助推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这是展现浙外服务能力的机会!”李老师说。从研制评估指标、组建评估专家小组,再到开展评估工作、撰写评估报告,最难的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组建专业的评估专家小组。“我们反复斟酌研讨指标体系方案,前后修改了20余次,后又通过试评估开展检验,不断修正,确保整个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这中间容不得半点差错。”

“普通高中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它更是一项实证研究,为我们团队开展基础教育治理研究提供了一手调研资料。”为梳理与展示普通高中现代化发展的优秀经验,促进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2023年9月开始,学校教育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浙江教学月刊社,在《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中开设“现代化学校(普通高中)的创建与督导评估”专栏,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为更多的学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李春玲老师在中国塔式发展学校联盟第十八届研讨会上作报告

搭建交流合作的舞台,让不同水平的学校抱团成长,实现教育共富,这是李春玲老师思考的另一个课题。学校规模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有的来自城市,有的地处农村乡镇,它们是中国绝大多数普普通通发展中学校的代表。这些学校虽然平凡,但渴求发展,有强烈的追求优质教育和高水平发展的诉求。本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2011年5月,李老师依托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成立了“塔式发展学校联盟”,本着“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系列塔式联盟研讨活动,在学习中开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提升的智慧,在合作中积聚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的能量,实现学校阶梯式递进和可持续发展,最终走向优质的塔尖学校。至今联盟单位已涵盖了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市30多个县的70余所中小学,连续举办了19届联盟活动(疫情三年暂停),受益师生十万余人,成为浙江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民间教育组织,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共富。

“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发展他人的同时丰富自己。”这是李春玲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开展科研和学术赋能的“秘钥”。李老师始终聚焦社会所需,用科学研究反哺社会需求,历经多年探索,出版了《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学校人员评价》《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研究》等4本专著,在《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报教科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中小学学校组织变革与发展机制研究”“县级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机制研究”等厅级以上课题39项。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当前,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头,全面提升浙外能力。李春玲老师和团队正聚焦高中学校的治理,进行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希望通过深入地思考和分析现代化高中治理中的问题与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教强省建设征程中发出浙外强音。团队还将把握学校与北大合作战略机遇,与北大在国外基础教育治理研究、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研究、中小学校长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还要走出国门,与更多国外同行开展交流,借鉴国际经验研究中国基础教育之治,把中国基础教育治理经验和成就进行国际传播和推广,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