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奋进正当时!教育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8日 02:13:08 | 访问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教育学院党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师生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所思所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全会彰显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做为二级学院党委,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学校建设“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新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统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学院五大建设,以更大的改革之心破解学院发展中的障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提高办学活力。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阮建苗

 

在学校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体理论学习中,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感振奋。根据校党委要求和学校的总体部署,学院层面要以更高站位,面向国际知名服务新型国际关系的知名外国语大学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为实现大学转设目标而不断深化改革。教育学院将系统研究学院当前的核心发展任务,回答好为了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基于学院发展的传统优势和环境趋势,学院最需要做什么。经过初步的校内学习调研,学院目前急需为实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四位一体”发展进行整体谋划。此外,学院还需围绕核心发展任务,基于责权利相一致原则,科学设计院级考评指标体系,切实解决好当前的学科布局、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国际化和成果显性化的难点堵点问题。

——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袁晖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系统部署了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机制体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系列改革举措。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目标的当下,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全会的背后的理论思维和方法体系,深化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改革。

——教育学院副院长 吴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历史性的大会,尤其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直面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挑战,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方略,吹响了改革的冲锋号角。作为共产党员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既感振奋,又感受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决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提出了全方位的教育改革的课题,需要我们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以实际行动来推动课堂、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副院长 王琳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意义重大,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的建设目标。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把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行动中。

——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娟

 

通过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理想抱负。我将积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做实做细,造就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姚  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推动全国上下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领会国家确立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结合我校建设外语名校的新征程,在本职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在育人工作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个人的绵薄之力。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需要进一步组织教师党员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等专业活动中实现守正创新。

——教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郑丹丹

 

“改革”是本次会议的高频词语,会议公报中有53次提到了“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涉及到全社会的多个层面,其关键点之一就在于教育改革。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强调要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实现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创新的相互贯通协同。我们应深入领会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并将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愿望与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 周 全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凝聚人心、统筹谋划、全面布局、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指明方向的大会,也特别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备受激励,我一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深入领悟并忠诚践行会议精神,守职责、讲担当,有创新精神、有实干品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爱护学生,团结同志,并致力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积极融入到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

——教育学院教工第三支部书记 冯翠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内容,让我深受启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在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创新之火。我们要以培养未来教育者为己任,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能力、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范生,他们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 冯  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把脉定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激发创新潜能,提供生长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响应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开放心态、创新思维和务实行动,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教育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 陶  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与磅礴力量不仅是对过往奋斗历程中辉煌成就的深刻总结与高度认可,更是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擘画出一幅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壮丽图景。这一战略部署,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使命与担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团干部,我们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号召,深入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将个人的青春梦想深深扎根于国家发展的沃土之中。依托学院丰富的专业资源与平台优势,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队伍。我们将积极作为,以青春之名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 王涵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了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并明确了要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自立自强。全会还特别强调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期待未来的教育更加公平和高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青年学生,学习此次全会精神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并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坚定信念,克服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院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人 施  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理解和贯彻这些战略,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牢牢把握学习机会,扎实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素养,勇于创新,挑战自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