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浙江外国语学院第三届“未来教育家创新实验班”和第八届“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开班典礼在厚德楼102隆重举行。副校长柴改英教授出席并致辞。学军小学荣誉校长杨一青先生应邀作了开班第一讲。

副校长柴改英教授在讲话中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开办“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和“未来教育家创新实验班”,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自觉践行和主动回应,也进一步体现了我校“外语+”和“+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继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聚焦新时代要求,统筹卓越教师优秀管理者培养工作,推动优秀教师卓越管理者培养,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品牌效应。




开班典礼上,柴改英为实验班励志导师、理论导师等颁发聘书。

励志导师何伟强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在讲话中表达了对两个实验班的深厚感情和对新一届实验班同学的殷切期望。何教授表示,志向是突破自私、心系他人;欲望则拘泥于一己之私。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志向,作为实验班的同学,则更需要胸怀大格局,立下大志向。他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智力、体力和心力,不断向内开发自己,期待同学们能够成长为未来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校长。


班主任代表张一帆博士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迎接挑战、珍惜与导师的交流与互动、积极反思和自我评估四个方面对新一届实验班的同学们寄予期望。新生代表陈关艺同学从“怎样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这一话题出发,结合自身经历,立下了现阶段作为一名师范生的志向。

开班典礼结束后,杨一青先生为两个实验班作了题为“融入学校发展的人生”的专题讲座。杨先生作为杭州市学军小学的终身校长,“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做一件事”,坚守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真正体现了一个优秀教育者的教育情怀。讲座中,杨先生以真实教学情景引入,告诫同学们要保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给学生一杯水之前,自己先有一桶水。杨先生还用学生成为一名书法家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教师的鼓励对于孩子们的特殊意义,教师要用爱感化孩子。此外,讲座用大量鲜活的例子,体现了教师进修、教师培训、教师科研等方面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杨先生用“坚守、热爱、思考、学习、改革、奉献”六个词寄语同学们,期望同学们在未来都能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教育者。

教育学院院长陈永华主持典礼,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学院师生代表、实验班班主任、导师代表等,与新一届实验班的全体学生参加了活动。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随着仪式的结束,浙江外国语学院第三届“未来教育家创新实验班”和第八届“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正式开班,各位实验班的老师与同学也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学习之旅。相信各位同学都能在老师和同伴的支持帮助下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新时代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