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扩展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视野,提升科研潜力,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于4月11日下午在图书馆四楼艺术书库会议室举行了“Chat GPT时代的教育变革”专题报告(博达论坛第807期)。

本次论坛特邀嘉宾陈玉琨教授,系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法律委员会主任,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

陈教授从近代教育的第一次变革,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教学的必然性源自于当时的技术支撑已经做好的准备,由此推论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必然导致人机协同将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主流教学样态。通过对ALEKS、高考机器人、超脑计划和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分析,进一步引出对未来教师的主要职能必然转变的基本结论:即从教书到育人。并重点分析了未来教师的五项职能。由此讨论了无纸化教学的可能性和有意义学习首次取代有效学习的论题。最后,陈教授指出,未来的中小学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接受学习上的探究性学习。并给未来的中小学老师提出了建议:第一, 不能脱离课堂;第二, 一定要重视项目式学习的学术性、思辨性、可及性。
本次活动气氛轻松,互动活跃,陈教授如沐春风、深入浅出的讲述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认可,既是一次愉悦的思想碰撞,也是一次美好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