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上,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开展师生学术发展共同体第二次活动。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教授、教育学院院长何伟强、党总支书记姚旻出席活动,教院20余位教师和60余位学生参与。浙江外国语学院与海盐县教育局合作“ 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的30位海盐县一线中小学校长、老师们于线上参与活动。活动由副院长吴晓主持。

吴晓回顾第一次学术活动基本情况,对师生学术发展共同体后续专项申请情况进行细述。她指出,后续专项申报主要聚焦于区域教育治理这一重点领域,含括区域教育治理中的政府职能、学校发展与现代治理、校长专业化发展与治理能力提升三个优先研究方向。

之后,陈玉玲博士从文献法的含义、资料来源以及文献检索加工三方面作第一场讲座。陈玉玲重点分析查阅文献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包括了解某领域研究状况、明确研究课题的依据以及了解研究课题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强调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针对教院学子的需求,她解说教育期刊和教育档案类资料来源;对于文献检索与加工,她从文献阅读和整理阶段切入,具体探讨从文献中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如何撰写阅读笔记三个问题。

第二场讲座中由何菲博士进行讲授。何菲从概念性知识和实操性应用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为更好介绍质性研究的定义和哲学视角,何菲引出质性研究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质性研究属于什么样的时点两个问题,点明质性研究的思维方式是归纳。通过一项县城教育的调研、面对逐字稿如何编码、情境分析举例,何菲具体展开实操案例。结束后,何菲向全体师生发出参与质性研究的诚挚邀请,并耐心解答现场师生的问题。

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师生学术发展共同体第二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师生学术发展共同体的系列活动,学生与教师将共同研究兴趣话题,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实现相互促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