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一行19人组成的项目团队赴海盐参加“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启动仪式”。会议期间,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项目选题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方向和下步工作计划。
团队由浙外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教授、教育学院院长何伟强教授带队,项目组导师团成员等参加。
据了解,双方于今年3月启动对接洽谈,6月完成项目前期所有工作。合作期间,学院专家教授学术团队将为海盐县校长/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发展服务,助力其打造教育家型校长/教师队伍。

7月5日下午,团队一行到达海盐,并在海盐县教育局分管领导的陪同下,赴海盐核电科技馆、官堂小学和实验小学考察,了解海盐周边环境和教育概貌。
7月5日晚,研究项目导师组会议在当地向阳小学举行。孙绵涛教授强调了此次研究项目选题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学员可能出现的5种类型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说明并提出选题建议。各位导师围绕此次选题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姚旻表示,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加强组织纪律,确保此次赴海盐县项目启动活动顺利开展。

7月6日上午,“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海盐县向阳小学举行。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范正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沈雪娟,海盐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袁迎春、副局长叶惠玉,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崔保祥,孙绵涛教授,何伟强教授,教育学院全体导师和海盐县项目全体学员参会。

项目签约及启动仪式由袁迎春主持。仪式共有五项议程,依次为:崔保祥介绍项目具体情况;叶惠玉、何伟强分别代表双方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校长何金林和浙江外国语学院图书馆馆长、数字化教育治理研究所所长马新生教授分别代表学员和导师发言;双方领导范正华、何伟强分别讲话。仪式结束后,孙绵涛教授作题为《海盐县面向教育现代化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内生性成长研究项目解读》的报告,从项目题目、目的、过程和开题等方面对此次项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7月6日下午,全体导师和学员分为六个小组,分别召开研究项目选题小组会议。期间,孙绵涛教授赴各小组参加小组交流讨论。
7月6日晚,召开了导师组会议。各组导师汇报了工作进展和下步工作计划,孙绵涛教授听取汇报后,分别就各组选题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






7月7日上午,召开了研究项目选题情况总结会议。叶惠玉、教育学院全体导师与海盐县项目全体学员参会。各组导师组长分别汇报了各组学员的题目、题目中体现的教育教学主张或教育思想(观念)和研究计划。孙绵涛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选题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下阶段工作安排,并作《关于教育观分析的基础》的主题报告。叶惠玉充分肯定导师团队的精神面貌、工作风格和学术造诣,希望各位学员能在导师带领下顺利完成此次研究项目。

在总结会议上,何伟强院长、孙绵涛教授和叶惠玉副局长分别吟诗一首。
海盐逐日
何伟强
东海凭眺阔胸怀,
心向光明逐日来。
盐粒平常莫小觑,
细细品悟德性开。
海盐教育赞
古林
浩渺烟波杭州湾,
崴崴核能大秦山。
最是教育国之秀,
海盐模式交口传。
2022年7月7日0时30分写于海盐宾馆8910室
致谢
叶惠玉
欲表感谢
却原来,言语如此无力
唯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远方
星汉灿烂,海盐教育巍巍
我们
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