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雨水连绵,不知不觉间,教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们走向了人生的拐点,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面临着挑战,对未来既有期许,也难免焦虑。为帮助毕业生们缓解焦虑,5月12日晚,教育学院开展以“‘过滤焦虑’,让我们与焦虑共舞”为主题的心理讲座。本次讲座采取钉钉线上会议的方式,由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屠筱青老师主讲,教育学院近300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你最近的感受是什么?”“你焦虑、抑郁时,身体有什么反应?”“你如何看待焦虑、抑郁的情绪?”屠筱青从这三个问题出发,引导同学们认识自己对待负面情绪的态度,正确了解自己,将好的经验内化为调解情绪的方法。

屠筱青认为情绪本身没有好坏,若能处理好,负面情绪也是有用的,它也能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为未来提前做好规划。她认为困扰人的并不是事件本身,也不是情绪,而是人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所谓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反思还是规划未来,本身都是积极的,但我们不能沉溺其中。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呢?屠筱青老师提供了多种方法,一起来看一看吧!
方法一:转变思维方式
压倒你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你对待挫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成长型和僵固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心态往往更积极,容易取得成功;偏向僵固型的思维模式时,对待挫折就会变得悲观。生活纵使一地鸡毛,但仍要高歌欢进,既然无从选择,何不换种思维呢?

方法二:正念X
正念(mindness),是指有意识地关注当下,不带批判地感受当下、专注当下,它已被多项研究证明能有效地减少负面情绪。
相比于留念过去或是想象未来,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下,因为你错过的当下就会变成你的昨天,影响你的明天。正念X的活动如正念吃饭、正念走路,可以帮助我们聚焦于现在的自己,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就以正念呼吸为例,每天给自己10分钟,用腹部呼吸的方式,认真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不仅能缓解负面情绪,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方法三:投入生活
想要避免沉浸在自我批判的心态中,还可以尝试投入其他活动中。打扫卫生、烘焙、运动等都是很好的解压方式,尤其是运动,还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有点难度,却又可以做到的活动中时,就自然而然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了!
方法四:沟通
当我们的负面情绪无法自我消化时,与朋友排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要与和你相似、能共情的人沟通,也可以尝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流,或许他们的观点能让你茅塞顿开,又或许有人能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总之,与合适的对象说一说自己的苦恼,一定能够减少你的压力。
方法五:专业帮助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适合你,你真的被生活伤害得体无完肤,被焦虑和抑郁压得喘不过气,请不要抗拒心理咨询和药物辅助。专业的建议和药物都能明显改善负面情绪,浙外的心理咨询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舒服就要看医生,心情不舒服也一样,不必因此感到羞耻,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心情。

同学们全程认真观看屠筱青老师的讲座,并表示收获良多。
感悟分享
在听讲座之前,我感觉emo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各种困难而感到焦虑,感到无所适从;听了讲座后才知道原来有不少像我一样有着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同学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克服不好的情绪,坚持前进,相信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18小教3班徐泱清
屠老师分享的有关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恰巧也是我现阶段的状况,对未来职业的焦虑,感同身受,会试着学习老师分享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做好现在的事。
——18小教3班洪盈莹
很喜欢屠老师分享的这句话:“Stressed is desserts spelled backwards”。努力控制好我们的负面情绪,享受当下生活中的美好。感谢屠老师温柔又富有力量的话语、真诚又不失幽默的分享!
——18科教1班金司诺
“Stressed可以转换成Desserts”,生活中的压力可以转换成“甜点”。当我面临压力和焦虑的时候,跟屠老师说的状况很像,会情不自禁地收拾房间,会想吃甜食,会想要运动……其实只要找对方法,活在当下,一切都会有最好的安排,压力也可以变成动力。
——18小教1班陈心怡

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谱写属于自己的焦虑舞曲。积极地看待负面情绪,转变僵化型的思维方式,就能将“stressed”的生活改写成甜蜜的“desserts”!焦虑和抑郁总会伴随在我们身边,学会接受他们,活在当下,与之共舞!
图片|屠筱青
文案|叶雨晴
供稿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