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上午,京苏粤浙第四期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班成果汇报暨结业典礼议程,在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报告厅举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研修学院院长熊焰,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江苏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潘小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博士、教授李样明,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汪潮,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史美华,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邵艳红,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韩益凤,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汤海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培训秘书张云慧,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以及来自京苏粤浙第四期中小学卓越教师们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汪潮教授介绍了到场来宾并向在直播连线的四地老师们表示欢迎,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

议程一:学员观点报告
来自江苏如东县实验小学的陈剑老师就“新时代卓越教师的使命担当与成长路径”为主题,多维度、全方面论述了卓越教师的发展路径。

来自广东茂名市光华小学的曾德统老师提出“大应用”教学观,树立“大应用”教学观,更能培养“社会人”,更好促进课程发展。

来自浙江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姜雅丽老师围绕三个关键词——共建、共融、共享,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是为完成真是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写作的一种学习方式。

议程二:专家学术报告
潘小福老师是江苏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他提出向“学会思维”的课堂转型,实现学科育人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现实背景出发,新时代教师需要改革实践引领。讨论了“学会”思维的内涵,介绍了框架模型以及思维教育的特点原则。他比喻道,教育孩子就像大合唱,在听自己学科声音的同时还要听一听其他学科的声部。

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研修学院熊焰院长高屋建瓴地漫谈了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抛出问题——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他从从三组关系上来解答,现状和念想之间的关系,无趣和有趣之间的关系,内在和外在的关系。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邵艳红以“文人——文化人:塑造学科育人新品格”为主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地出以文化人,文化知识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文化意思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

议程三:学科总结汇报
浙江省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的金海霞老师作为小学语文组的代表,用诗意的语言和唯美的嗓音与在场的学员们重温了过去两年的美好学习时光。无论是北京站,还是广州站、常州站、杭州站,站站精彩,志存高远,收获满满。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的陈娓作为小学数学组的代表发言,“博采众长,走向卓越”,带来了组内成员精心制作的回忆大片,引得在场的专家和学员们爆发出不由自主的一阵阵掌声,学习之路历历在目。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的俞东老师代表小学英语组,独具学科性特色,用《Nice to meeting you》开题,其中内涵着他们的思考,包括Project(项目)、Mentor(导师)Classroom(课堂)、Companion(同伴)。全方位呈现了小学英语组的研修所思所得。

议程四:结业典礼
活动达到高潮,苏粤浙第四期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班结业典礼正式开始,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何伟强主持。

首先,何伟强副院长对在座的和观看直播的学员们表示了感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研修学院院长熊焰、江苏省师干训副主任徐伯钧、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先后致辞,专家们不约而同地传达了“感激”和“感谢”的字眼。



此次研修活动在高端中进行,在着眼未来中收尾,各学科代表领取了结业证书,为本次研修添上了最后一笔印记。







作为一线教师,卓越教师们不断地守正创新,以不止息的学习,贯彻对人性的充分关注和呵护,一路为孩子的未来累积良好的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