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德国研究中心举办浙江省中学德语教师研讨会

发布人:汪桔 |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12:19:35 | 访问量:

11月13日,由教育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浙江省中学德语教师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副院长何伟强,校德语系主任咸佩心、教学月刊社主编方龙云,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李媛、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德语组备课组长莫小丽等校内外专家和20余位来自省内各中学的德语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首先,教育学院院长、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卫东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吴卫东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如期举办得益于多方的合作与支持,与会各位专家和教师是促进中学德语教育发展的共同体。随后,副院长何伟强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对德交流合作的缘起,学院有着良好教师培训优势,希望大家充分利用此次研讨会,共享经验、共同进步。

其后有四场主旨报告,第一场是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李媛的为“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中学德语教育的新挑战”。她指出,根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新时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框架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形成新型知识观、新型学习观、新型教育观,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教学月刊社主编方龙云在其报告中分析了论文选题的标准,指出作者应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载体,落实自己的教研工作。方龙云还通过具体论文分析和如何选择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着重介绍了一篇符合要求的优质文章。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德语备课组组长莫小丽向与会老师介绍杭州绿城育华德语班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策略,就如何培养起始年级德语学习习惯和提升课堂效率给出几点实质性建议。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德语教师洪依就德语班高三生学情、教学重点、备考情况和备考策略作了几点补充。她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潜在力量。

活动最后,所有与会老师集思广益,就宏观视域中的新课标制定和微观角度下备考难点展开热烈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旨在提升浙江省德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帮助、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素养,为浙江省德语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新活力。在专业引领和平台支持下,相信浙江省中学德语教育界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供稿|徐佳鑫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