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骆伯巍教授向教育学院师生捐赠图书

发布人:教育学院 汪桔 |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8日 09:57:34 | 访问量:

                           

6月6日中午,骆伯巍教授向教育学院师生捐赠图书仪式在望D131报告厅举行。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党总支书记高亚兵,校离退办主任邵振丽,教育学院副院长何伟强、党总支副书记毕莹,教育学系副主任周全、办公室主任卢爱地与学工办主任杨洋,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们济济一堂。

ZHAO7988.JPG

ZHAO7969_副本.jpg

仪式伊始,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亚兵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骆伯巍教授的图书捐赠。据统计,骆伯巍教授捐赠的图书高达703册,涵盖教育、心理、语言、社会等广泛的领域。目前,这些图书已经放置于望E三楼的捐赠专柜内。

ZHAO8046_副本.jpg

骆伯巍教授曾担任教育学院的学生导师。来自16小语1班的俞燕初同学作为骆教授导师组的学生代表向骆教授致感谢辞。俞燕初说,骆教授捐赠的图书大大丰富了我院的藏书量,也让更多教育学院的学子读到了好书。她也回忆起在骆教授指导下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让她感觉到了无限的温暖。“与其说骆教授是一名老师,倒不如说他是我们的朋友。”随后,骆教授导师组的另外五名同学也分别对骆教授送上他们最想说的话以及最真情的礼物。

ZHAO8055_副本.jpg

ZHAO8073_副本.jpg

当同学们已经拥有了图书,又该如何读书呢?围绕这个问题,周全博士为大家作了主题为“如何读书”的微型报告分享会。周全博士根据个人经验,从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三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他的看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人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周全老师认为,大学期间,同学们有相对自由的读书时间,也能自由选择所读的书,所以更应该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多读书。其次,在挑选图书方面,周全老师认为,师范生们可以多选择一些教育经典名著、教育名家著作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汲取到名家名作优秀文化的内涵,也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在读书方法方面,周全博士提到自己在读书时喜欢做读书卡片,而同学们也可以培养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此外,他也勉励大家尝试从一本书延展至广阔的阅读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将对日后的工作和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方面便是好读书,“读书读到后来是会上瘾的。”周全博士这样告诉大家,当阅尽千本,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现,读书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周他也建议大家,可以每天留一段固定的时间来读书,长此坚持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ZHAO8080_副本.jpg

最后,来自17小语2班的邵博文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为大家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他就胡适的《读书与做人》一书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在他眼里,答案有三个:第一,书是知识的载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去探索未来;第二,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读了更多的书,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每一本书所要传达的思想;第三,读书可以帮大家解决许多困难,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读书的过程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要贯穿于人的一生,而读过的书也会影响读者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同学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呢?在邵博文眼里,大家应该要做一个具有批判精神、进取精神和协同精神的“中国少年”。“读书和做人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希望通过阅读,大家都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分享的最后,邵博文同学与大家共勉道。

ZHAO8090_副本.jpg

本次图书捐赠仪式不仅表达了教育学院对于骆伯巍教授慷慨赠书的真挚感谢,而且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了读书的一些方法,更加明白了阅读对于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这一切对于师范专业的青年学子来说,在荡涤心灵、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也为他们未来进入教育一线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ZHAO8102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