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和声论坛:科技于当代教育的应用之微课

发布人:教育学院 汪桔 |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8日 09:37:25 | 访问量:

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微课是当代科技的衍生物之一,是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识规律等呈现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为了通过微课的教学方式来助力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学形式的改革,426日下午,教育学院在望D114举办了以“微课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技巧”为主题的第五期和声论坛。

ZHAO7175.JPG

ZHAO7156_副本.jpg

    本期论坛由微课的理念与思路、微课教学的应用以及微课视频的具体制作三方面组成,分别由校图书馆馆长蒋志萍老师,校团委副书记、科技学院科学教育系系主任吴晓博士以及谢铄老师进行讲解。

    蒋志萍老师从微课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以及课题选择四个方面切入,为大家具体介绍了微课录制的十种方式,并强调微课应给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切感。蒋老师同时指出,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讲中小学课堂教学纳入大学课程,赋予大学课堂更多活力;另一方面,利用微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课堂上的书面内容教学时间,从而增加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从书本向生活实际运用的过渡。

 

ZHAO7152_副本.jpg

    吴晓博士曾荣获浙江省微课制作大赛的二等奖。她讲到,微课教学过程的展开大多是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总结这四个流程进行的。以她的微课“角动量守恒定律”为例,她指出,要想在短暂时间内让学生明确知识点,最重要的便是保证微课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其次,微课中传授的知识点不必过多。故微课教学中应坚持的亮点原则即为简短和完整。结合自己的经验,吴晓博士认为,在前期,微课的选题应贴近生活,让学生获得亲切感;而在后期,PPT的制作以及视频的制作同样需要耐心和细心。吴晓博士的讲解无疑让在场师生更加了解了微课。

ZHAO7165_副本.jpg

    最后,谢铄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微课视频的摄制技巧。谢铄老师在开场白中提到,当今手机与非专业摄像机性能的迅速提升对微课的制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他着重从拍摄时的光线、构图、背景、形象和神态四个方面为大家讲解如何拍摄优秀的微课视频。随后,谢老师还行手机视频拍摄的注意事项、视音频文件的格式与转换,并结合了视频编辑软件,通过在电脑上的现场操作,让在座师生对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ZHAO7183_副本.jpg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本次关于微课的和声论坛让在座师生对微课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将积极将微课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作者:徐路程  单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