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孩子如何才能在毕业时获得省优校优这样的荣誉?”“老师,孩子参加这个‘1+1+2’项目后,如果觉得很好,可以继续申请读美国的高校吗?”“老师,上大学以后还会有晚自修吗?”……
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热烈提问回答的场面是在干什么,这就是在浙外新生报到第一天,教育科学学院为了帮助新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在当天下午召开的新生家长见面会现场。

在中小学几乎每个学年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并不稀奇。而对于大学而言,家长会仿佛是个比较陌生的词儿。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往往都是异地求学,离家较远,父母不在身边想开家长会也比较难操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般意义而言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已经能够较为自主地学习生活。事实上,对于大学生的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而言,他们如中小学的家长一样好奇孩子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状况,一样关心大学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上的措施和做法。
基于以上考虑,又能方便家长们都来参加,教育学院决定在家长送新生来报到的当天下午就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及时向新生家长们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9月23日下午三时,望院D131报告厅里济济一堂,新生和家长们都面带期待的表情,早早地落了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真金、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亚兵,副院长李春玲、党总支副书记毕莹以及全体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参加会议。见面会由高亚兵主持。


卢真金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情况和专业特色,指出学校和学院有着悠久的教师教育历史,学院是省“十二五”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小学教育专业是省“十三五”本科学院特色专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是旨在培养出“一专多能”型国际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的“三化”路径即为:教师教育国际化、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大学-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发展学校(U-I-S)协同化。讲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配备的“三导制”,在实践教学中践行的“三习制”,在课程修习中的“三修制”已经学院在师范教育中的三大文化品牌。最后聚焦国际化,着重讲述了学院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河城校区“1+1+2”国际化人才交流项目。
随后,来自15小教2班的白钒乃同学与大家分享了留学期间的学习、工作、实践情况与成长感悟。在美国的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能力,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为了方便家长提问,见面会还特别设有互动环节,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